宿舍幹部經驗傳承-如何提升凝聚力?

undefined

 

人生的生老病死,又或者是社會上的百工百業,還是歷史的興衰轉換,一切都脫離不開新陳代謝的「生息循環」,不斷引入新的源頭活水,灌溉土地滋養萬物,然後支流匯集而流入大海,進步就是在循環中不斷被推動而向前,如何創造出促進循環的架構讓後面的人可以站在巨人肩膀上看的更遠,即是經驗"傳承"所要做的事情。

 

undefinedundefined

 

2018.9.3

事隔多年,我再次回到這個令人懷念的地方,曾幾何時,那年我擔任宿舍長兼社團社長,當時我快畢業了,我一心想要完成「社團改革」的工作,讓社團可以充分自治,於是做了一些關於社團改革的事情,其中有一項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歷任社(舍)長通訊錄」的建立,這樣的好處是在於經驗"傳承"以及人脈的"連接"上會有莫大的幫助。

 

定期邀請這些畢業的幹部們回來交流,不管是正式的活動或非正式的聚餐,都將會有助於資源的共享,現任幹部可以知道以前學校的狀況,也有機會將自己科系所學與未來職場做銜接,而已經出社會的幹部們,可以回到這個大家庭一起同樂,除了解現在學校的狀況凝聚向心力之外,則是有機會從中提拔未來的職場新鮮人,而校方也能藉此新舊傳承來培訓更優秀的人才,制度的建立將會有效創造三贏局面。

 

undefined

 

這次受邀回到母校,內心雖然覺得光榮卻也背負莫大壓力!以前我坐在台下常是邊聽演講者講課我邊打嗑睡,現在我要站在台上接受各位聽者的挑戰,這叫我該如何是好?

 

我唯有更努力的準備講授內容,但我知道幹部訓練課程的時間很長,有一部分的人其實內心是比較沒有意願聽課程,甚至有些人是沒有意願當幹部的,而我如何透過短短兩個小時的時間改變這些人的心態?這將是我本次講授的關鍵任務!

 

準備的過程,我先思考著我不喜歡什麼樣的演講呈現方式?然後本次課程我想要傳遞什麼樣的訊息給聽講者?再透過可以搭配什麼樣的活動讓人體悟?以及舉什麼樣的切身經歷加以補充說明?我盡量將自己過去的經歷與心理學理論和我想傳遞的想法結合,讓這場課程與"我"產生緊密而有效的聯繫。

 

undefined

 

一開始先介紹我的來歷 ,曾經擔任過那些職務以及辦過哪些活動,這些活動帶給我什麼樣的影響?從大一的下學期開始擔任幹部一直到大四畢業,我想我應該是極少數有機會在兩棟宿舍管理過並兼任社團社長的幹部吧?這算是當年頗為自豪的事蹟!

 

另外也開創了新的宿舍週企劃(校園大富翁)、新的傳情模式(屬於我倆的情人酥傳說)以及將傳承資料電子化;與別校的交流則是結識了一位朋友,後來成為一起環島旅行的夥伴;經歷過許多風風雨雨,比如說颱風天在風雨下搶救宿舍,幫忙宿舍掃水與整頓打理;樓友一大早發生癲癇趕緊幫忙送醫‧‧‧‧

 

遙想起當初當宿舍幹部,也有許多歡樂的一面,一起烤肉、一起唱歌、假日值班泡茶品咖啡‧‧‧那段日子真的很讓人回味!

 

undefined

 

進入本文後,我提出了我的見解,針對主題"提升凝聚力"從「信任」、「責任」、「有趣」這三個圓圈交構組成的概念,分別運用活動與自身案例加以闡述,方便同學們用淺顯的方式了解到我想表達的意思!然後接著我引用了「AIDA愛達理論」作為樓層管理、招募人才以及活動宣傳的心理學工具,讓大家比較有明確的實施辦法,而不是只單純講理論。

 

undefined

 

結尾的部分我表達了自己對社團的建言,一方面提出通過總量控管與有效分配的方式來解決宿舍房間過剩,導致參與宿舍幹遴選意願度下降以及參與宿舍週活動熱忱度降低的問題!

 

另一方面我認為從「信任」、「責任」、「有趣」三大構面當中,最需著手的在於"有趣"這件事!應該發揮「宿舍聯誼服務社」的"聯誼"這個重點,不管是樓層之間、各棟宿舍之間、本部與分部之間、跨校之間又或者是在校與畢業幹部之間的聯誼,當我們內部氛圍和樂,做起事來就事半功倍,也能夠把這樣的氛圍作為招募新幹部的主軸來吸引別人加入,讓新血認為加入這樣的社團是很有趣並且可以認識到很多人的,而不是大一進來只能宅在房間打電玩,加入社團將有助於社交上的成長!當我們把人潮引入之後再談"服務",就比較能夠讓這些參與者發自內心!

 

 

undefined

 

課程過程中建均也來了,他是我最佳的夥伴,當年從樓友、儲備幹部、樓長、副舍長甚至到舍長,他一路往上走,然後我們並肩作戰,後來我實習那段時間他也幫我很多,畢業後我們雖各分南北,但這份情誼卻一直仍在,偶爾還是會聚在一起分享各自的近況。

 

如今我回校分享,他也前來助陣,義氣相挺的做法讓人感動萬分,這次我們一起買了一些飲料,然後演講結束後我們跑遍住宿組、一宿、二宿和三宿將我們的心意分享出去,只是偌大的校園,似曾熟悉的環境,雖然還是遇到許多熟識的大哥大姊,但是更多的是人事已變,這才意會到我們都脫離學校六七年了。

 

undefinedundefined

 

 

「得知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希望這次的活動能讓學弟妹們有收穫,然後藉這機會回去看看老朋友,那麼也就不虛此行了!

 

 

 

 

undefined

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undefined

 心得感想:

1、講得好不好的評估方式,是看問券中最差選項的分佈與比例來決定,本次和上次系上演講相比「尚可」的比例增加了,甚至有一部分人選擇不答題, 正面評價約佔八成,普通的評價約佔兩成,簡單說整體表現算是「普通」與「及格」,沒有在系上那次來的精采,不過我認為整體來說雖有不足,但同時這次難度也增加不少,要表現的讓人驚豔是具有一定挑戰的。

 

 

2、本次活動人數多達90位,而且八成是新任幹部,所以狀況更多變更不易掌控,他們對社團和工作都很陌生,彼此也不熟悉,要在兩個小時內完成破冰、帶氣氛、傳授觀念並獲得認同是最大的挑戰,很容易落入要嘛講不完兩小時,要嘛自己講自己的東西台下睡一片的狀況。

 

3、承上,因為多數人彼此不熟悉,活動上就比較不好帶,配合度會沒這麼好,氣氛上不來也就影響時間安排及內容和節奏的呈現。

 

4、經驗及技巧仍有進步空間:掌握和帶動氣氛的能力不足,會導致冷場,應該要思考一些梗或者最簡單的就是擅用影片和音樂來輔助,才能夠集中注意力以及帶動出歡樂的氣氛;另外在活動收放的掌握度上也不夠,導致被活動浪費了許多時間,活動規劃要精簡明瞭,進行起來才會順暢,事前安排好才不會當下發生突發狀況手忙腳亂。

 

5、規劃精準度可以再提升:對象設定、需求了解不夠準確,當天才了解到對象的組合,事前功課做的不足,導致沒有切中到聽者的興趣引起他們的共鳴,於是題目設定、課程規劃和效果的呈現沒有做得很成功,變成我講我的想法,雖然也運用了活動來引導,但別人狀況未必跟我相同,例如時間分配,各系所難易度不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聽者不一定適用或者聽得進去,導致有的人聽得津津有味,有的人覺得乏善可陳。

 

6、同意留聯絡方式的作法是算成功的,因為增加了後續交流的機會。

 

7、活動應該由淺入深的進行,要先簡單彼此認識再破冰,這次太快進入到信任遊戲,要透過很多的安排來逐步增加聽者的參與感。

 

2018.9.15 浪,昨飛 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浪,昨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