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會認為保險是一種保障,我個人並不否認保險有其一定的意義,這源於人對未知及對未來多變無法掌握的恐懼,所以保險具有心理上的安定作用,不過我認為這是建立在行有餘力的範圍下買個保險才確實是有多一層保障,而且心態是認為多花這筆錢一點都無所謂並且並不影響任何生活,但如果是妄想從保險金的理賠賺錢,我覺得這想法多半會出問題,畢竟大多數情況下保險多半是花錢多過於賺錢的,不然每個人投保都能賺錢保險公司還要開嗎?所以其實很多人保險只是買個心安而已。


我不保險的理由:
1、一般人想法是假設~意外險理賠1千萬,但每個月只要繳一千塊,就能獲得如此保障,事實上自己賺一輩子只能賺5百萬,所以會認為投保後有巨大的回饋效益,比在銀行賺利息還好賺,可是他沒想到如果保期是20年,那他在正常情況下他是必須花24萬,一般人都只會看到他們"可能"會賺的,卻看不到自己"確實"會損失的部分,而且保險公司一定有過精密的統計與計算,也就是說多數投保的人都不會拿到那1千萬,而是都會為保險公司貢獻24萬而成為人家的分母。

我的想法是~與其貪圖一個未必會發生的1千萬(甚至可以說多數情況並不會發生),而且還是建立在自己也要擁有相當損傷的前提下,然後在投保當下不管未來發生什麼事情,自己的金錢都先「確確實實」的損失了24萬,那我為什麼不把這些金錢做其它的利用,讓原本屬於我的金錢創造更大的效益?為什麼要選擇把金錢拱手給別人,讓別人去操作效益然後我們再跟他分小紅利呢?


2、投保越多乍看之下保障越多,可是事實上在未發生意外及理賠前,自己最現實要面對的就是自己的現金被「分散」,擁有資金減少是事實,當你在貪圖理賠時你是處於「被動」,得先承受災害再獲得回饋,可是你就失去了「主動」創造效益的機會,而我寧可把機會掌握在自己手上,將自己的資金「集中」去做自己想要做的投資,我的金錢由我自己做分配規畫。


3、保險在一定的意義上類似宗教,具有安定人心的作用,這源於人對未知的恐懼以及對自己的無法掌握,但我對自己深具信心,同時認為未來要靠主動以及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最重要的是即便真的遇到什麼無法抗拒的災禍,我也有承擔的勇氣,因為我在做決定前都會有最壞打算,所以保險對我並沒有心理上的意義,要給人家幫我保,我不如自保,我的心安源自於自己對事物的掌握,而不是別人的操作。

ps:
並不是說我不保險,事實上我還是有一些保險,而且保險也很多種類,也有投資理財的儲蓄險,我這邊只是簡單舉例,其實要看怎樣去「權衡與運用」才能為自己創造最大效益,這篇重點想強調的是對保險的"心態"問題,所以要能懂得運用保險卻不被保險業務員所欺騙才是。


2013‧5‧7 浪,昨飛 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浪,昨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