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一度認為人際關係好的人就是朋友很多的那種,所以就一直思考要如何讓自己更容易與人接觸,開朗、多話、好相處˙˙??但後來發現容易與人接觸不等於彼此有共同興趣平時有話題,朋友多而分散平時看起來也是孤立狀態,這讓我開始反思˙˙˙有些人在班級裡可能不多話可能並不開朗但依然有自己的一群朋友;而容易與人接觸的人,雖然他能跟每個人都很自然的打交道,雖然他可能在其他各領域的朋友很多,但如果無法將這些朋友凝聚在一起,他平時在班級上看起來人緣也是不佳無法活躍。


從這個現象去思考,我終於知道人際關係的好壞「不在朋友數量多寡」,而在「一個地方裡自己的友誼圈是否被建立出來?」,特別是指在一個固定區域喔!!

什麼是圈?就是圍繞在一起的一群人的意思,可能因為興趣或想法個性的普遍性將影響這圈子的大小,為什麼需要將一群人圍繞在一起呢?因為人會因為個性或興趣上的差異不可能跟群體中的每個人都合得來,形成一個圈的意義是讓圈內每個人都能彼此熟識,這樣能增加圈內的彼此在互動上的機會,友誼關係是個網狀結構;如果自己的朋友與朋友之間彼此不熟識,他們需要透過自己才能知道對方,那這友誼關係就是線狀結構,再怎麼說網狀結構也一定比線狀結構還要穩定許多!不管自己能力再強,如果都要靠自己憑線狀方式逐一認識人很困難而且也很累,這時候若以一群人的方式去拓展人脈認識另一群人就遠比一個人來拓展人脈有效率的多!所以網狀結構的好處就是可以利用圈內的朋友來認識他的朋友,以間接的方式向外擴散。


有些人即使不擅言詞朋友也少,但他能把自己的友誼圈作為發揮舞台就會變的很活躍。固定的友誼圈能加深內部彼此的團結與情誼,友誼圈的範圍與圈內各人的影響力甚至能擴大造成這個區域的重大影響力,多而分散的朋友則無法匯集成力量。



友誼圈的建立關鍵在一開始大家初來不熟悉的環境彼此也不認識的時候,一旦錯過這時刻彼此熟了就很難打破跟重組了!所以一開始盡量不要對自己設限,多主動與每個人打交道和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興趣很重要,從中找尋能與自己相合的朋友並將朋友的朋友變為朋友,再來就是開始邀約集體一起從事一些活動,可以先從近的吃飯再慢慢擴至一起出遊,不管怎樣也要寧可先組一小圈之後再將圈子慢慢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不能故步自封,不同圈之間就算鮮少來往彼此之間也要保持和善關係,良性的互動對大家都好,惡性鬥爭則是彼此內耗。

結論:
1˙有些人並非人緣不好,而是沒在關鍵時刻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建立自己的友誼圈。
2˙大部分人朋友數量是差不了多少的,要創造友誼圈就要多群體行動,無論課堂或私下多一起娛樂休閒。
3˙這不是要大家搞小團體,團與團之間還是會互相交流的,而是團結就是力量,把握身邊的朋友一起瘋一起玩會比一個人還快樂,就算有需要也好有個照應。
4˙朋友圈能當自我展現的舞台。
5˙以團跟團的認識方式遠比一個人認識一群人的拓展人脈方式來的有效率。



2010˙2˙1 浪,昨飛 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浪,昨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